[科创]无挑战 不青春——写在挑战杯之后

发布者:李岩发布时间:2015-12-14浏览次数:271

1210日,校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结表彰会在仙林校区举行,至此本届“挑战杯”工作也暂告一个段落。继上一届挑战杯公司参赛作品取得全国二等奖、交叉创新一等奖之后,本届挑战杯由公司黄贤金、陈志刚、陈逸老师指导,漆信贤、朱怡等同学完成的作品《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基于苏南地区张家港市家庭农场的调查》又获一等奖的佳绩。作为辅导员,特邀了队长漆信贤同学写了此篇有关参与挑战杯的感悟体会,希望能给其他同学以更多的学习和思考。


无挑战不青春——写在挑战杯之后

201422020151120日)

从一封邮件说起

大概是因为“跟风”,想在大学做一次创新计划,去抱了三个同学的大腿,他们也成为了我“挑战”路上亲密的战友。之前定好的课题由于一些原因不得不放弃,我想,我也可以向老师申请一个课题啊?于是,我鼓起勇气向黄贤金老师发了一封邮件,回复了22个字。我阴差阳错地从一个抱大腿的变成了队长,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吧。

一个团队的含义

选题、综述、申报、立项,从看文献开始,四个人渐渐地组成了一个有明确分工的小团队。无数个在五食堂讨论的傍晚,反对、争辩、共识、学习,是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真正地对一个问题有全方位深刻地了解。黄老师被我们这群黄毛小子们追着找,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我们还厚脸皮去找师兄师姐帮我们看申报材料。对,想好科研就得有厚脸皮与好耐心,最终项目获得了国家级立项资助。

暑期社会实践立项,正好沿用了创新计划课题所需的调研,这是一个团队成员“走心”的结果。但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作为队长,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农场,陌生的政府部门,陌生的当地媒体。既想要得到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又要想尽办法通过宣传拓展调研的影响力。要安排每日行程、人员、对象、访谈,每天2点睡7点起,感觉自己每天都操着一学期也操不完的心。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的恐惧,其次还要解决队员的小情绪。乘坐农村特有的交通工具,暴走在烈日下乡村田间,深度访谈风格各异的农场主——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农业发展跳动的脉搏。总是被农场主们热情款待,从他们眼里,我们看出了他们对新型农业经营致富的渴望,这一切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一次实践,更多的是一次磨合,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十佳团队”,收获的更是一群想拼敢拼一起拼的人。不是因为优秀而在一起,而是因为在一起之后而更加优秀!

奋斗的英国时间

从校赛开始到省赛再到国赛结束,可能是我老员工活最难忘的一段岁月。作为一支哲学社科类的团队,呈现的作品是一份调研报告,还有选拔过程中无数的PPT、展板、视频。从1.0版本到最终国赛系统提交的9.3版本,千锤百炼拷打出最精彩的报告呈现。修改报告熬夜加班也在所难免。在寝室坐着,改着,感觉窗外渐渐亮了起来,差不多改好了要交了,也可以休息一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通宵就献给了挑战杯。赶在9点前发给老师,为了让老师能在上班的第一时间看到报告,并及时反馈意见给我们修改。睡一会快到中午了,修改意见也有了,然后继续修改,那段时间大概过的是英国时间吧。大家可能很难想象的是为了报告能美观,修改报告格式都可以改一个通宵,挑战杯让我的耐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那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很高,都是倒床就睡。每天背着个电脑穿梭在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眼圈一直黑着,不被很多同学理解,但如果不是挑战杯,我的大学也不曾这样努力奋斗过。

找到奋斗的方向

我曾经做了许多员工工作,从大一开始担任班级干部,在学院从社管部长到团委副书记,在学校从青协服务队长到副主席,做的活动上过报纸也上过电视。在大家看来,我应该是就业导向的人。但结果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9月份我被确定为推免生,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似乎是一个180°的大转弯,大家或许都不太相信。不过在我看来,冥冥之中可能早已注定。因为挑战杯,我开始接触黄老师的课题,从简单的搜集数据,调研发问卷开始,到写报告写文章。土地整治,食物保障,房管规划,绿色发展,城建统计,我接触了种类繁多的课题任务。因为挑战杯,让我有机会能够在迷茫的时候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5年博士,虽然我还不能确定5年后我能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继续科研?但至少这5年我要好好奋斗钻研科学问题,5年,够我去思考了。

为学校荣誉而战

1116日,挑战杯终审决赛,我们如约而至广东,为了这一时刻,我们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书记鼓舞我们说,是为了学校荣誉而战,bwin在之前几届的挑战杯痛失发起高校,这是与学校的学术地位严重不匹配。来到会场,看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子积极备赛,心中那种为学校而战的心情尤为热烈,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压力。准备了8分钟的PPT展示,截止抽签答辩的前一晚,自己将答辩演练了50多遍,每讲一遍都多一分笃定与自信。虽然没有被抽中答辩,但答辩的准备让我对课题汇报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对于评委的问题,如实真诚地回答,因为这些都是一年踏实积累的成果,所以也少了些紧张。虽然评委提出作品还有些许不足,遗憾总是有的,但这些都是我们继续改进的方向。

我们捧杯了!”我们最先知道的是bwin重返发起高校,阔别十年重新捧起“优胜杯”!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但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为学校荣誉的喝彩,自己有幸成为出力的一份子。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继续挑战

可能从知道成绩的第二天起,成绩就是属于过去,是属于奋斗了638天(15312小时)的过去。哦,不!挑战永远不会停息!都说挑战杯会收获很多,不仅仅是荣誉、奖金和知识,收获更多的是一群一起挑战的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一个经过无数次打磨更好的自己,自己才是这次比赛中呈现的最好的作品!

致谢

感谢指导老师黄贤金老师的无私指导与帮助,给了我们实现自我的机会

感谢陈志刚老师和陈逸老师对调查报告的指导与意见

感谢队友高燕语、汤皓卿、蔡宇、朱怡,我们一路为了目标锲而不舍

感谢高燕语父亲与朱怡父亲在港城为我们提供帮助与便利

感谢港城36位农场主的配合并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感谢贡佳、胡蓉卉、孟舒忆、邓泓帅、史昊天同学在暑假共同参与调研

感谢辅导员李岩老师和院团委周雨霁老师在社会实践成果申报的指导与帮助

感谢校团委葛俊杰老师和李浩老师在挑战杯备赛过程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学院李满春老师和程亮老师在校赛的批评与指点

感谢李焕师兄和郭谁琼师姐对创新计划申报书的指点

感谢陆福志学长对十佳社会实践团队答辩技巧的指导与帮助

感谢徐静师姐和郧宛琪师姐在挑战杯备赛的关心与支持

感谢钟礼山学长对国赛备赛经验的分享

感谢沈陈怡同学对展示文稿的美化

感谢摄影师常亮为文稿提供的精美图片授权

感谢一路上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人,是你们的帮助使我们成长与成功,这一路收获的经验与教训将使我终身受益


漆信贤

20151211日于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