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6级本科生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者:庞宝鑫发布时间:2018-09-30浏览次数:1833

遥看雄关漫道真如铁,方晓绝知此事必躬行

 ——公司2016级本科生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圆满结束



为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的综合创新地理学人才,加强本科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92日至16日,bwin开展了为期两周的2018庐山地区地理学野外综合实践教学。本次实习由王腊春副经理、李徐生副教授等十余名教师带队,2016级全院本科生参加,实习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科学等三大地理学主干学科。2018庐山实习队艰苦努力、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野外阶段的实习任务,野外实习过程充分彰显了南大地理人不畏艰难、严谨求学的风采。


1庐山北部地区一隅


庐山北滨长江,东临鄱阳湖,山、江、湖浑然交融,它的气候、植被以及土壤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在气象气候、植物地理、土壤地理、水文水资源以及自然景观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自然特色。同时,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景观”的庐山有着异常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庐山地区开展地理学综合实习,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地理学综合素质,帮助员工深刻认识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针对性地培养员工的“综合”观念和“区域”意识。


一、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提到:“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地理学正是这样一个综合性极强、理论与实际无法分割的学科。

地理学院组织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则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耐心细致的引导,将课堂理论与野外实践充分结合,既加深感性认知,又促进理性思考。


23王腊春副经理正在讲课


李徐生与王先彦老师,利用“手绘PPT”等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带领同学们逐步观察和认识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现象,引导分析复杂的地貌过程和变迁历史;王腊春、张兴奇与左平老师,一边向同学们演示分光光度计、螺旋测速仪等水文仪器的野外使用方法,一边讲解水文水资源的相关理论,指导员工测量庐山各水体的水文水质参数,充分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李升峰与赵琳老师,鼓励大家调用自己的多重感官,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认知不同的植物,并感受不同气候带下植被群落的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高超与张欢老师,结合气候与植被的相关知识,带领同学们观察、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分析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的差异;左平与陈刚老师,通过测站数据的对比带领大家充分了解了庐山垂直气候带的变化,并讨论了特殊的小气候现象,引人深思;马劲松老师则手把手地教会大家利用三维建模的技术,还原实地别墅建筑;陈刚老师不仅指导我们开展庐山地区数字地形分析,还以地形图读图识图为例,夯实了我们作为地理人的基础本领;汪侠与杨绪红两位老师则扛起了人文地理学野外教学的大旗,带领我们详细领略庐山地区的城市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和旅游地理现象和机制,提高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4李升峰老师正在指导同学们进行野外填图


除了负责教学的教师团队,辅导员杨阳老师也是全程随队加强思想工作和纪律管理,即使带病也坚持下来,确保了每一位同学的安全;“后勤总管”严苏宁老师认真负责的幕后工作,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王雅辉医生是实习队的健康守护神,她不顾实习中艰苦的野外条件,始终坚持跟随队伍行动,随时随地为实习队师生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可以说,本次实习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共同努力!


二、实习日短,师生情长


910日那天,细雨蒙蒙。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是因为那天的实习路线是“艰苦指数”达到五星级的五老峰与三叠泉;而是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实习的过程中,师生们同走险峻路,共嚼白馒头,早已缔结了深厚的情谊。为感谢教师团队的倾心指导与不辞辛劳的付出,地理学院2016级年级委及员工会主席团的同学自发行动,早在教师节前几天就开始“暗中策划”,想给老师们一个惊喜,慰问他们的辛勤付出。


5同学们定制的蛋糕


当日晚餐开始前,待老师们坐定,年级委及员工会主席团的几位同学捧着早已准备好的蛋糕和写好的祝福贺卡,在2016级全体同学的集体祝福声中,给了老师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老师们虽然表面淡定,内心里却是十分感动,纷纷对同学们的祝福和慰问表示感谢。看到老师们这么开心,同学们也忘记了实习的辛劳。


67老师们手持贺卡的合影


野外实习一方面是将课堂知识与野外实践结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师生们宝贵的共同经历。不论多少年之后,员工重聚,提起庐山,必定是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思维碰撞,初探科研小径


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并不仅仅限于老师对员工的倾囊相授,同时也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精神,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通力合作,强化自主发现与主动思考,发掘出更多的待研究的科学问题,并将其作为科研启蒙训练的选题进行交流汇报,以提升解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

实习伊始,参加实习的67名同学就被跨专业混编为了十个小组。在在共同完成野外认知实习、分组考察填图等基础任务之余,还以小组为单位,从自主选题出发,以团队汇报展示的形式,尝试走一次“科研小径”,为今后的学术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这也难不倒努力聪慧的2016级同学们。915日上午,庐山实习队全体师生同聚庐山的会议室,在学术讨论的氛围中开启了思维的碰撞。


8同学们正在做小组汇报


同学们的选题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可学术可风趣,可传统可新颖。既有对黄龙寺小气候的认真求证、芦林湖与如琴湖水质的监测分析等“学术风”,也有最适水库大坝选址、火险脆弱性分析等“技术流”,还有物价热点分析、客流量决定因素探讨等“人文范”……不论内容、风格如何,无一不蕴含着两周以来各组同学的谨慎思考与躬行实践。老师们一方面对同学们的努力表示赞赏,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指出了稚嫩与不足之处,期待大家能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精进。我们收获的不止是一次宝贵的科研初体验,更难忘的是师生共进的温暖情谊。


9同学们在行进途中


10全体师生在含鄱口的合影


本次庐山实习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我们在实践中感知地理,领悟地理,充分体会到地理学的“综合性”魅力。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学到了野外知识,也触发了我们对地理学的思考和热情。野外实习总是累并快乐着,从初至牯岭的不适应,到离开时的依依不舍,两周的时光,说长不长,但必定会深深烙在每一位同学的记忆当中。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并不一定还能清楚地记得庐山北部地区“岭谷相间、平行展布”的地貌特征,但这两周在庐山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庐山上所升华的浓浓同学情、师生情将成为一种纽带,将2016级地理人永远维系在一起。




供稿:李徐生老师 花浩 供图:吴琪 许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