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貌过程与环境演变”研究团队的韩志勇副教授,与国内外研究者合作,在末次冰期以来华南季风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论文“Extreme monsoon aridity episodes recorded in South China during Heinrich Events” 在《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杂志发表(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1018215005477)。
东亚季风是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记录重建季风演变过程并识别其驱动因素是过去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在长时间尺度(末次冰期以来)的地质记录中,北方黄土记录的是季风边缘区的古气候变化,相比之下,位于陆地季风核心区的华南地区则缺乏相应的地质记录。尽管华南石笋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记录,但目前对石笋氧同位素的气候解释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获得具有精确年代标尺的独立气候记录是认识华南地区季风演变的关键。
研究者以鄱阳湖滨的加积型沙山为研究对象,通过排除法确定了沙山的风沙堆积主要是由气候干旱化所驱动的。利用光释光单片技术重建的风沙堆积年代序列,显示末次冰期以来的风沙堆积出现在7个极端干旱的时期,其中5个与北大西洋的Heinrich events可对比,另外2个也对应于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期。这表明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湿润区出现的极端干旱事件与北半球高纬度的大幅度降温有关。有趣的是,沉积相与沉积分布显示这7个极端干旱事件的相对强度对应于冰芯记录的高纬度的降温幅度,而与石笋指示的季风降雨强度不一致。因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石笋记录的季风解释。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23, 40971004, 41321062)资助。